2024年08月28日

感谢环球生技报导瑞音生技与阳明交大产学合作成果

第119卷2024-08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前身:国立阳明大学/ 国立交通大学)
引进国际「老龄化、听力与公共健康研究员计画」阳交大医工学院链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让OTC助听器成真

阳明交通大学医工学院、创新医材转译研发中心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首次发起「老龄化、听力与公共健康研究员计画」,于7月24日至26日在台举行。为期三日课程中,多位长期致力于老龄化、听力与公共健康研究国际学者分享老年人听力受损与失智症关联的研究,及推动OTC助听器理念,海内外多位临床医师也分享听损流行病学与社会健康的影响;此外,活动不只将国际视野引入台湾,也邀请了产业专家,包括:瑞音生技、和硕联合科技与瑞昱半导体,共同分享助听器开发成果,展现台湾创新实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2021年公告数据,全球已有15亿人口面临听损的问题,其中又以轻度听力损失为最大宗,多项研究数据也认为,中晚年听力损失是失智症者可改变的最大风险因素之一。

为提升对于此一挑战的认知并提出解决方案,阳明交通大学生物医学暨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医工学院)林峻立院长及生物医学工学系赖颖晖教授、医学系系主任杨智杰医师、脑科所教授郑彦甫医师及台北荣总耳鼻喉部廖文辉主任、薛健佑医师,于去年7月开始共同筹画「老龄化、听力与公共健康研究员计画」活动。

该团队积极与美国推动非处方助听器法案(OTC Hearing Aids Act)的约翰霍普金斯(Johns Hopkins)大学Frank Lin (林桢元)教授及其主持的「Cochlear听力与公共卫生研究中心」(Cochlear Centre for Hearing and Public Health)建立链结。

今年7月,医工学院也将该中心的「老龄化、听力与公共健康研究员计画」活动,移师至阳明交通大学与台北荣总,为首次在台湾举办。

发表失智症与听损关联研究 被《Lancet》列为风险因子
赖颖晖表示,此次与Frank Lin教授合作并共同办理「老龄化、听力与公共健康研究员计画」活动,主要因为Frank Lin教授长期深耕于该领域,并致力于将照护和治疗听力损失患者的临床经验,为美国公卫和联邦政策提供见解。这些经验对于即将迈入超高龄社会的台湾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Frank Lin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彭博公共卫生学院的耳外科医生兼流行病学家,他发现听力损失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而这一问题正影响着全球各地的人们。

在此次活动中,Frank Lin也分享了他的重要研究,包括从2010年到2014年,领导一系列听力损失患者与认知功能下降、失智症之间的关联研究。研究结果也被《Lancet》的失智症预防、干预和照护委员会采纳,发现中晚年听力损失是失智症的最大可改变风险因素。

此外,随着全球人口老化问题上升,解决这一问题变得越来越急迫。临床上,老年人的听力损失通常与孤独感和社会隔离感增加相关,其可能导致失智症、忧郁症、中风和死亡,这些都是重要的健康风险因素,而直接影响许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证实助听器可降失智症发病率
基于这些的研究结果,Frank Lin又进一步发起一个「年长者衰老和认知健康评估」(ACHIEVE)的大型临床计画,且获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Eleanor Schwartz Charitable基金会资助。

ACHIEVE实验,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组的研究,共招募977名年龄在70岁至84岁患有听力损失但未经治疗的患者,目的是比较3年期间配戴助听器和未配戴助听器的患者,其认知能力下降速度。

这项研究将受试者随机分配至助听器组,与未接受助听器的组别,并且持续3年认知功能观察,研究结果发现,接受助听器组的患者,沟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也正如预期,未接受助听器组别的患者在听力和沟通能力上并没有改善。

在主要的认知功能上,研究虽然显示,接受助听器组别和未接受助听器组之间认知功能的变化率没有差异。但对于具有⾼失智风险的⼼脏疾病族群上,接受助听器的患者,认知能力下降的速度降低了近50%,这项结果也在2023年7月发表在《Lancet》上。

Frank Lin致力推动非处方助听器法案
他也表示,在这过程中,他观察听力受损造成的公卫问题日益严重,并认为助听器不仅需要成为大众负担得起的产品,也需要有更多的创新与改变! 

怀着改善患者生活品质的初心,Frank Lin在欧巴马政府期间,积极游说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也和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合作,制定并推动《非处方助听器法案》。

该法案在2017年通过国会批准,目的希望降低民众取得助听器的成本,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也在2022年8月公布OTC助听器的最终法案,同时建立新的OTC助听器类别,并规定18岁以上患有轻度⾄中度听⼒损失的消费者,在不需要专业人士如耳鼻喉科医师、听力师协助下,使用者就能自行对OTC助听器进行调整。

阳交大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引进「老龄化、听力与公共健康研究员计画」首次在台举办
 「老龄化、听力与公共健康研究员计画」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Cochlear听力与公共卫生研究中心每年举办的研究员训练计画,该计画期望将听力、老化等公卫议题与OTC助听器的理念传递到全世界,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够负担得起助听器。

首届活动于2019年在美国巴尔的摩展开,新冠疫情间也采线上会议方式举办(仅2020年停办),2022年疫情趋缓后,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举办,2023年则在墨西哥召开,今年则移师到阳明交通大学与台北荣总举行。

每年课程都有超过100多位国际临床医师、研究学者申请,活动最终仅会筛选约36名研究员进行教学培训与指导。

课程中除了有Cochlear听力与公共卫生研究中心核心讲师分享听损造成的功能影响研究外,也会安排小组讨论让参与者与讲师就公卫议题探讨,并为未来的合作创造机会。 

赖颖晖表示,今年由阳明交通大学医工学院与北荣举办的活动,共吸引6个国家140多位顶尖学者申请,最终筛选出36名海内外各半的医学及公卫专家和学者与会。

链结台湾蓝芽音讯IC业者 抢攻OTC助听器蓝海市场
赖颖晖表示,今年的活动不仅展示了台湾的医疗和公卫能力,还展现了台湾在蓝芽音讯IC领域的优势,这将为新型创新助听器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潜力,有望为OTC助听器的发展贡献力量。

赖颖晖进一步解释,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专家们正试图利用现有的蓝芽晶片技术来开发性价比高且功能更强大的助听器。这些新型助听器可利用消费电子产品的量产能力,减少生产成本,同时利用现有的蓝牙技术和数位讯号处理技术来改善音质和用户体验。

他也表示,台湾早期助听器发展过程中,由于助听器IC技术尚有进步空间,许多创新助听器技术较难在当时实现。然而,近几年随着蓝牙晶片技术的进步与无线耳机(TWS)需求的增长,台湾不少IC产业业者也切入相关供应链并获得蓝芽耳机大厂的代工订单,这也成为台湾开发各类创新助听器的最佳基础。

在第三日的活动中,阳明交通大学医工学院、创新医材转译研发中心及台北荣民总医院共同主持,并邀请国内非处方助听器产品开发ICT大厂,包括瑞音生技(Rehear) 、和硕联合科技(Pegatron)与瑞昱半导体(Realtek),分享台湾产业如何透过最新蓝芽晶片技术来发展OTC助听器,让此产品成真。

赖颖晖也说,因应新型态OTC助听器的产品需求,不仅需要蓝芽晶片技术的支持,还需要大量导入人工智慧(AI)技术来协助。

医工学院在与业者多年的产学合作下,成功开发出主动式降噪技术的听力检测方法,利用AI技术进行听力补偿,让助听装置重现高品质的音质,不仅缩短使用者适应助听器的时间,还能省去使用者到听力中心让助听器选配师调整的麻烦。目前,这些技术也与台北荣总积极进行临床实验,在本次活动中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关注。

医材转译研发中心 持续加速创新产品发展、落地
这次活动不只聚焦在听损,还扩展到脑性麻痹与中风族群造成的「口说构音障碍」,活动也邀请国内利用AI、机器学习,为构音障碍族群研发专属语音辨识系统的宇康生科产业专家现身分享,向国际展示台湾于口语构音障碍解决方案中,不只有技术还有许多创新的想法。

赖颖晖也表示,本次活动带来许多效益,包括:活动结束后,阳明交通大学获得许多的询问,并共同讨论助听器开发的可能性,并增加了与会者对老化与听觉关系的重视与理解。

他也说明,医工学院短期目标将听力需求与台湾蓝芽IC技术结合,长期则是持续透过医材转译研发中心,加速创新医材发展并进一步落地使用。

v119_Industry_KU-312

最新消息

2025CES

瑞音生技亮相 2025 CES 大展,以 AI 技术重新定义听力补偿!

瑞音生技亮相 2025 CES 大展,以 AI 技术重新定义听力补偿!

pdf

主动降噪技术实现于听力检测之研究

研究中心 | 弘憶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本研究以听觉遮蔽特性为基础,专注于主动降噪技术的优化,着眼于听力检查的应用。我们进行了四个不同情境的实验,评估这一技术在不同环境下的效益。经过客观的声音量测和主观的临床听力测试,结果显示在高噪音环境下,纯音讯号的信噪比越高,主动降噪技术的效能越好。不论是在日常环境还是吵杂环境,我们提出的「optimizing ANC」技术在信噪比和听力阈值之间表现优于传统「generic ANC」或「主动降噪关闭」方法。临床实验也显示,在日常环境中应用「optimizing ANC」技术进行听力检查,测得的阈值与标准听力阈值高度相关。此外,我们的方法在听损群体中的应用表现良好,各频率下的听力图与标准检测结果的误差都在10 dB以内,这证明了我们设计的听力测试设备(Hearing test APP TWS 耳机)的可行性。透过声音量测实验,我们发现我们的方法可以提供稳定的纯音音量输出,不受「optimizing ANC」技术的启用或外部噪音的影响。

整体而言,本研究的「optimizing ANC」技术有助于使用者克服环境噪音对听力检查的干扰,提高了在日常环境中自我测量听力的准确性。在高噪音环境下进行听力检测的实验结果显示,使用「optimizing ANC」技术的受测者通过25 dB HL的数量较多,但在500 Hz和1000 Hz通过25 dB HL阈值的比例仍有改善的空间。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集中在改进耳机设计,以促进成品耳机与耳道的更好贴合,进而提高500 Hz和1000 Hz两个频段的纯音讯号信噪比,从而改善通过25 dB HL阈值。值得注意的是,「optimizing ANC」技术的开发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需要手动调整主动降噪参数,并通过声音量测来确认降噪效果。在调整主动降噪参数时,必须同时考虑声学响应的振幅和相位,以及降低水床效应的影响。因此,未来可以利用人工智慧技术,考虑耳道声学共振差异,以更快速地计算滤波器系数,降低物理声学特性的限制并最小化水床效应。这将允许主动降噪技术的频率范围随噪音音量或频带需求而调整,使其更加灵活。最后,「optimizing ANC」技术不仅在噪音环境下的听测结果与标准听力检查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还具备自我完成的优点。作为一种有效的自我听力测试工具,它不仅可以提供远程医疗参考,还可以作为自我调整型非处方助听器的选配前听力测试工具。这将有助于推动预防听力损害的工作,实现「听检走出听检室」的目标。

DOWNLOAD PDF

Rehear OTC助听器法规验证

研究中心 | 弘憶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为因应日益增加的听力损失人口以及解决助听器低普及的问题,美国白宫于2022年8月宣布了非处方助听器(Over the counter Hearing Aids)的法案。这个法案为那些轻度至中度听力损失的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以更容易地获得助听器,同时也降低了助听器的价格,提高了助听器的普及率。然而,确保非处方助听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成为市场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根据美国制定的非处方助听器法规,为了保护使用者的听力,线性补偿的最大输出音量限制为111 dB SPL(声压级分贝);助听器插入耳道的部分必须离耳膜至少10毫米;此外,非处方助听器不得销售给18岁以下的儿童。至于声学性能方面,这些助听器必须符合ANSI S3.22的标准:

  • 总谐波失真率低于5%
  • 内部噪音低于32 dBA
  • 讯号处理延迟应低于15 ms
  • 频率带宽应延伸至250 Hz或更低、5000 Hz或更高
  • 频率响应曲
  • 线不应超出相对平均12 dB

瑞音研发团队非常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在产品研发和调整过程中,我们使用了Frye FONIX 7000和Audioscan verifit2来进行声电量测,以确保符合ANSI S3.22法

规的标准。

以下是瑞音晶片的量测结果:

瑞音方案测试项目 合規否
总谐波失真率 合規
内部噪音 合規
讯号处理延迟 合規
频率带宽 合規

此外,瑞音的研发团队具有根据客户的产品需求进行晶片参数调整的能力。能够针对具体需求客制化调整晶片,以进一步确保符合HFA Max OSPL90、HFA满档声增益、基准测试增益等方面的要求。选择瑞音的助听解决方案,客户能受益于瑞音研发团队在声电调整方面的丰富经验支持,大大地提高客户产品通过非处方助听器法规的机会。我们致力于提供度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以满足每个客户的特定需求。

DOWNLOAD PDF

Rehear 贩卖的产品是晶片还是成品?

瑞音主要的产品为贩卖晶片方案,并没有贩售成品。晶片方案有包含独家演算法、AI 模型访问权限、软硬体SOP以及参考APP。若是有成品需求的客户,我们也能推荐与我们合作的硬体厂商资讯,满足客户的需求。

晶片售价是多少?

关于每一款晶片方案的价格请与我们的销售管道联系,我们将与您进一步报价。

什么是听力度数? 为什么需要定期追踪听力度数?

听力度数是反映个人听力状况的重要指标,能够帮助使用者了解自己的听力变化情形,随着年龄增长或外界环境影响,听力度数可能逐渐发生变化,透过持续监测听力度数,使用者可以及早察觉听力退化,从而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减缓或改善听力健康问题。

瑞音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工具,让使用者随时随地追踪自己的听力度数。
透过APP,使用者能够进行听力度数检测,并持续记录个人的听力度数变化,同时生成视觉化图表,帮助使用者了解长期的听力趋势,远离听损风险。

采样率

采样率是指用多少个点来记录一秒钟的声音波动,因此越高的采样率便能带来更多的声音细节、提供更细腻、细致的声音。 Rehear 独家的625k 高音质模式,将蓝芽串流音讯(44.1k Hz)的音源,透过upsampling技术,用插值的方法,分析取样点与取样点之间的位置决定插入的地方,将取样点提高至625k,使声音更细致、丰富。

ANC种类

一般的主动式降噪(ANC)通常是结合前馈式、反馈式麦克风一起降低外界噪音的复合式ANC,但是要发挥ANC演算法最大的效益仍需耳机的机构进行参数调整。 Rehear 因为有ANC参数调整的技术,可以支援客户,达到比原始参数更深的降噪深度。

ANC场景

一般的ANC参数没有办法针对指定的噪音环境,发挥更好的降噪深度,因此当面临不一样的噪音环境时,ANC的表现常常不够完美。 Rehear 因为有ANC参数调整的技术,可以根据指定的环境噪音,将ANC演算法调整到最佳的降噪深度。我们预先挑选了四种常见的噪音环境供客户选择,通勤、航空、咖啡厅、一般噪音模式。若客户有想指定的噪音环境也可再与我们一同讨论。

可调整频道数

在临床助听器的选配上,越多的可调整频道数往往对应越高阶的机种,因为可调整频道数越多,听力师在为听力损失者调整增益曲线时,将有更多点可以进行更细致的调整,让增益曲线更加的贴近听力损失者的听力需求。 Rehear 独家应用AI自动调整441频道,不需听力师手动调整即可完成设定。

讯号延迟

系统处理延迟的声音与外界泄漏进耳道的声音叠加会造成梳状滤波器效应,进而造成使用者觉得声音有尾音,最终导致助听器的声音品质让使用者难以适应。 Rehear 透过独家的电路设计以及AI 的帮助,让Rehear 模式讯号延迟降低到领先业界的 0.2 ms,大幅的降低梳状滤波器效应,让助听器的声音品质,跟原始的声音一样清晰、明亮。

功耗

Rehear 透过独家的电路设计以及AI 的帮助,让Rehear 模式的功耗比传统讯号处理的功耗降低22%,在Rehear 模式下除了可以拥有极低延迟、宽频响外,还可以有更长的使用时间。

TWS及OTC晶片方案的电池续航力如何?

TWS及OTC晶片方案的电池续航表现与主流蓝牙耳机(例如Apple AirPods)相似,单次充电可提供5-6小时的连续使用时间。此外,结合充电舱的设计,总续航力可达约15小时,确保长时间使用下的稳定性能与便利充电体验。

以Philips的电池规格为例,在Rehear的TWS及OTC方案中,续航力表现如下:
规格上采用蓝牙5.3与AAC/SBC编码。耳机搭配充电盒的电池总续航力为28小时,适合日常通勤或听音乐时使用,通常每周仅需充电2-3次。

规格介绍:

单体:10mm 石墨烯涂层动圈
频率范围:20 - 20,000 Hz
防尘防水:IPX4
蓝牙版本:5.3
蓝芽编码:AAC/SBC
最大范围:10米
快速充电时间:充电5分钟可播放1小时
充电时间:2小时
音乐播放时间:28小时
耳机充饱电播放时间:7小时/次

Rehear AI 晶片技术如何协助工厂自动导入参数设定?有什么效益?

Rehear AI 晶片技术将AI adaptive NR自动调校烧入,可取代现有人工调整较正,进而降低研发成本与量产的人力成本,进而提升生产效率与品质稳定度。

AI Adapted NR如何应用在 TWS+ 与OTC HA 上?

主动降噪是真无线蓝芽耳机常见的功能之一,能让使用者不受环境噪音打扰地享受音乐、接听电话。然而,高端的助听器也有透过蓝芽聆听音乐以及接听电话的需求,但是却无法隔绝外界噪音的干扰。
对于此需求,瑞音透过AI Adapted NR 自适应AI降噪技术,可依场景选择最佳化降噪模式,让使用者专注于聆听音乐以及电话;并于载着耳机与人对话时,没有堵耳效应问题产生。

AI 听力补偿的增益效果是否准确?

Rehear 的 AI 听力补偿技术经过严谨的电声量测验证,能够精确地进行增益补偿,
特别是针对低中度听损者,其实验结果与规范值高度吻合,证实补偿效果的精确性,
确保个人化音讯听觉补偿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升了使用者的整体听觉体验。

Rehear AI 音讯解决方案 跟传统助听器相比,有什么差异?

Rehear 的声学调音技术大幅降低耳内混音,显著提升语音的清晰度,并减少梳状滤波效应的影响。
相比传统助听器,Rehear 的超低延迟与高取样率技术能更精确地处理声音讯号,确保更清晰自然的听觉体验。

主要差异:

延迟:传统助听器的延迟时间为 0.6 ~ 8 ms,而 Rehear 只有 0.2 ms。
频段范围:传统助听器的频段为 8 Hz 到 9.64 kHz,而 Rehear 则扩展至 0~22.05 kHz,更接近原声的频率范围
取样率:Rehear 的取样率高达 625K Hz,相比传统助听器的 33K Hz,能捕捉更多细节。
滤波通道:Rehear 具有 441 个滤波通道,相较于传统助听器最多的24个频段,提供更精细的声音处理。

瑞音生技的高取样率与多频段处理技术,在「听觉补偿调整」上涵盖了完整的人耳可听频率范围(0~22.05 kHz),可提供多达441个调整频段(adjustable bands) ,相较于传统助听器最多的24个频段,能实现更精细、准确的声音补偿品质。

Rehear 智能 AI 补偿演算法 是什么? 是什么技术可以让使用者听得更清晰 ?

Rehear 采用智能 AI 补偿演算法,彻底解决传统多通道处理过程中的拖尾效应 (smearing issue)。
传统讯号在多通道调整过程中,讯号越细,频率曲线之间可能会产生交叉叠加的现象,导致音讯失真或延迟。
而 Rehear 的 AI 补偿技术能够避免此问题,确保在 0 失真的情况下,迅速完成个人化的听力补偿,整个过程仅需 150ms。

RehearFit (AI Auto-REM) AI 自动真耳验证如何进行个人化音讯订制?

RehearFit (AI Auto-REM)是透过AI演算,快速测量用户的耳道声学特性,可根据个人耳道形状和听力需求,达到音讯的客制化;或在高阶产品中可调整听力补偿值,提升语音的理解力与更优质的个人听力体验。

RehearFit (AI Auto-REM) 的自动真耳验证技术准确吗?

Rehear 的 RehearFit (AI Auto-REM) 技术已经过临床实验验证,与传统专业仪器(探入耳道 26mm~28mm)相比,
其测量的声音表现非常接近。根据阳明交大临床实验结果,RehearFit 的测试数据媲美专业仪器 深入于26mm~28mm收音位置表现

RehearFit 技术可依个人耳道形状提供专业级的真耳验证结果,确保量耳订制的听力补偿。

为什么需要 RehearFit (AI Auto-REM) 自动真耳验证? 与传统的测量方式有什么不同?

传统真耳测量方式需要依赖专业听力师和测试仪器,测量过程耗时(通常超过30分钟)
且需要将测量仪器深插入耳膜内 22-26mm 进行测试,不仅费用高昂,还可能造成受测者不适。

Rehear 的 RehearFit(AI Auto-REM)技术透过 AI 演算,即可依照个人耳道的需求,在 15 秒内完成自动真耳

Rehear AI技术如何改写传统助听器的验配流程?

传统的听力检测通常需要在专业的隔音室内进行,并且需求专业人力操作听力检测仪、反覆进行声音补偿的校准及验证,整个流程耗时约1.5至2小时。
此外,在进行真耳测试(REM)时,还需将探管精确地插入受测者耳膜深处,整体过程繁复且不适。

透过 Rehear AI 三大技术革新,仅需15分钟即可,精准完成听力检测流程

‧ ANC(主动降噪)免隔音听力检测:不再依赖传统隔音室环境进行检测,大幅提升检测灵活性。
‧ RehearFit 自动真耳验证:无需手动插管验证,采用AI演算法完成真耳测量,达到精准舒适的测试。
‧ AI Adapted NR:运用AI 自适应的噪音模式,噪音环境下可以适应环境调整降噪
并且通过临床验证,彻底革新了传统助听器的适配方式,使检测更加高效且精准。

ANC 免隔音听力测试,检测出来的数据准确吗?

Rehear 的 ANC 听力检测技术经过临床验证,其测试结果与专业的临床听力检测仪器高度相关。
根据北荣医院的临床试验,Rehear ANC听检符合 ANSI S3.6 规范,各频带的平均误差小于 1.7 dB,
Pearson 相关性测试大于 0.95,显示其结果与传统临床检测仪器一致。

透过 Rehear 的 ANC 免隔音听检技术,可获得准确且可靠的听力度数结果。

什么是 ANC 免隔音听力检测技术? 需要什么设备?

轻松安装检测APP并使用搭载Rehear晶片方案的耳机,升级手机为听力检测仪器,
不须前往隔音室,随时随地轻松完成听力度数检测,整个过程只需要15分钟。

步骤说明:

  1. 开启 APP,进行双耳听力检测
  2. 自动启用 ANC 主动抗噪功能
  3. 听到哔声, 轻触萤幕画面, 即可进行听力度数量测

透过AI 智慧听检科技,轻松取得媲美专业检测的个人听力度数结果,大幅提升检测的便捷性和效率。

E2E 解决方案

市场商机

技术支援

产业动态

合作伙伴

关于瑞音

cdnlogo.com_linkedin-icon 2

联络我们 >

服务专线 (886) 2-2659-9838

电子信箱 contact@rehearaudio.com

瑞音生技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权政策